來源:華聲在線 時間:2017-08-08 09:07:15
由張譯、殷桃、陶澤如、張佳寧、高姝瑤等主演的都市勵志商戰大劇《雞毛飛上天》每晚19:30正在深圳衛視黃金檔持續熱播中,本劇以經濟改革開放歷史為背景,陳江河(張譯 飾)和駱玉珠(殷桃 飾)的攜手創業史為主線,將真實而殘酷的社會現實一一展現,白手起家、攻堅克難、創業變革等等情節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可謂一部誠意滿分的匠心之作。
在深圳衛視近日的獨家專訪中,男主角張譯表達了他對陳江河的那股“敢為人先的闖勁兒”的認可:“我的祖上都是闖關東到東北的山東人,可能因此我骨子里也有一點兒這樣的闖勁兒?!痹诮沾笫芎迷u的電影《繡春刀·修羅戰場》中,張譯飾演的也是一個在逆境中立志“換個活法”的人物,張譯向我們獨家表達了對這股生命力的欣賞。
陳江河Vs 陸文昭都有“向上掙扎的生命力”
問: 陳江河這個角色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張譯: 陳江河吸引我的主要是他身上那種敢為人先的創業精神吧。我的祖上都是闖關東到東北的山東人,可能因此我骨子里也有一點兒這樣的闖勁兒,所以看到劇本之后,感覺和他特別對路。陳江河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角色,而且我也用盡了全力去把這個角色詮釋好。
問:在《繡春刀·修羅戰場》中您飾演的角色決心換個活法,在《雞毛飛上天》中同樣有著“逆天改命”開拓天地的決心,您覺得這兩個角色的革新精神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
張譯:陸文昭是一個在亂世里,為了生存需要做很多改變和抉擇的人。陳江河成長于改革開放的社會變革的時期,兩個人物都是在一個比較風云變幻的社會背景之下決心改變自己,改變命運。我想兩個人物的相同之處,在于兩個角色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主動性非常強。雖然年代不一樣,但是他們身上那種向上掙扎的生命力,那股勁是一樣的。
拍攝《雞毛》的艱難:一開始“我找不到陳江河這個人”
問:在《雞毛》中您飾演了男主角陳江河從少年到中年到老年的全過程,對您來說難挑戰嗎?
張譯:一開始拿到陳江河這個角色的時候,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非常痛苦,我經常跟他們說,“我找不到陳江河這個人”。我在想,他是一個千年好人,對什么人都好,那么他的脾氣,他的缺點,到底是什么呢?年輕的時候,他銳意進取,但不忘進四出六。到了中年的時候,他的狠變成了野心,他把他的野心擴展到了國際市場。老年的時候,這個人變得更“狠”了,哪怕我的下一代失敗了,我也放手讓他們去磕打,去摔跟頭。
問:憑《雞毛飛上天》拿下白玉蘭獎,您最大的感想是什么?
張譯:很榮幸能得到這份認可,不過我都快四十的人了,也沒有太多激動了。希望因為這個獎能夠讓《雞毛飛上天》這種現實主義題材的劇讓更多的觀眾了解?,F在好的電視劇劇本越來越少,像《雞毛飛上天》這樣認認真真交出來的作品就會難得一見。其實整個這個行業都應該像這樣優秀的作品看齊。
傳遞勵志元素:“開拓者的精神實際上是我們今天非常需要的品質?!?/p>
問:您覺得《雞毛飛上天》這部戲在這個時代最有價值的教育意義是什么?向我們深圳衛視的用戶推薦一下這部劇吧!
張譯:陳江河可以算作是那個年代的先驅。那時候剛剛改革開放,他愿意主動去打開眼界,然后去拼去闖,這是非常需要勇氣的。這種開拓者的精神實際上也是我們今天非常需要的一種品質。希望《雞毛飛上天》這部劇能夠把那一代人的品質傳承下去,也相信大家也都能看到我們的誠意。
問:您怎樣理解雞毛換糖的概念?這部戲正在我們創業之都深圳播出,帶給創業者很大的激勵,您怎么看劇中的勵志元素?
張譯:我在和義烏企業家聊天的時候,聽到一個細節,在八十年代初,他們發現哪里的錢最好賺呢?是東北。他們挑著針線,襪子,大包小包,擠著火車一路到達東北,然后走街串巷地吆喝,他們有修鞋的,有鋦鍋鋦碗的。就是這些人成了義烏的企業家,成了義烏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在《雞毛飛上天》這部作品中,上一輩人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和他們那股敢闖敢拼的沖勁兒真的是我們現在很應該去學習的。
問:最近您還有一部新片叫《紅海行動》,被譽為新《湄公河行動》,和我們《雞毛飛上天》一樣很有正能量,您怎么看待影視劇對社會的一些正面影響?
張譯:影視作品需要向觀眾傳遞一積極的正能量,觀眾看到之后,他會有一個思考。大家都愿意看林超賢導演的《湄公河行動》,因為它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讓我們看完特別自豪?!峨u毛飛上天》也有相同之處,一個義烏商人,從義烏起家,到走向世界,是很激勵人的一部作品。包括《紅海行動》也是一樣。每個演員都應該給大眾傳遞積極向上的東西,與其說是一種義務,還不如說是作為演員的一種本分和職業素養。
正如張譯所言,正在深圳衛視熱播的《雞毛飛上天》有著開拓者的銳意創新意識,還有攻堅克感不畏艱險的勇者之氣,這是任何時代、任何職業都需要的勵志精神。這部張譯心中優秀的匠心之作正在深圳衛視黃金劇場播出,每晚19:30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