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電影 >

《建軍大業(yè)》黃志忠:兩分鐘臺詞 說哭200群演

來源:北京晚報     時間:2017-08-08 09:05:26

電影《建軍大業(yè)》中,扮演朱德的黃志忠是首次出演領(lǐng)袖人物。作為劇組的少有的幾位“老戲骨”,他的表演舉重若輕,尤其是在三河壩戰(zhàn)役中生離死別的悲壯時刻,他那一番眼含熱淚、時長120秒的慷慨陳詞,不僅讓現(xiàn)場200位群眾演員感動落淚,更讓觀眾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黃志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在演戲的同時也被角色感動著,希望通過自己的表演“更多傳遞他的思想內(nèi)涵和人性光輝的那一面”。

《建軍大業(yè)》在南昌率先全國首映,7月28日內(nèi)地公映。中新社記者 劉占昆 攝

《建軍大業(yè)》在南昌率先全國首映,7月28日內(nèi)地公映。中新社記者 劉占昆 攝

演員既是材料又是設(shè)計師

在接到《建軍大業(yè)》的邀約時,黃志忠內(nèi)心也有很多疑問,“因為以前沒有觸碰過革命偉人的角色,我就在想為什么要請我演這個角色呢?我像嗎?”由于對朱德的仰慕,加上試裝時造型師的助力,黃志忠最終接下了這個重任。

談及如何演好歷史人物,黃志忠認為,無非是形似和神似兩個方面。“首先是通過化妝師、造型師對你的幫助,跟這個人物靠近。更重要的是神似,你要揣摩、體會、感受這樣一個人在那樣的年代,做出了這樣驚天動地的事情,內(nèi)心想的是什么,更多的需要從這方面理解。”他更精辟地總結(jié)道:“演員既是讓化妝師‘加工’的材料,也是角色規(guī)劃的設(shè)計師。”

有觀眾評價黃志忠飾演的朱德是“神還原”。對此他謙虛表示,是真實人物和角色身上光榮的歷史給予了自己強大的力量和支撐,“實際上我覺得作為演員,用自己的真實情感將一切記錄下來、表達出來,就可以了。”

在黃志忠心目中,朱德是紅軍之父,更是英雄,而“英雄主義是一個民族一定要提倡的”,“我想這個電影某一個方面的功德就是把英雄主義的色彩放大,讓大家看一下我們前輩是如何打造出一個新中國的。我覺得這不光是一種進步,更是一種傳統(tǒng)。”

在《建軍大業(yè)》之前,黃志忠飾演過很多軍人形象,《人間正道是滄桑》里的楊立仁、《新亮劍》的李云龍、《中國遠征軍》的韓紹功……他都花了很大力氣去打磨人物。“我喜歡他們身上特有的一種氣質(zhì),奉獻精神、專注度和高度的自覺。”但他認為,如果要和《英雄兒女》、《上甘嶺》、《南征北戰(zhàn)》等老電影里的老藝術(shù)家們相比,“那種精神氣質(zhì)和年代感的接近度是我們永遠趕不上的。”

三河壩戰(zhàn)役承擔全片淚點

區(qū)別于以往銀幕上朱德憨厚樸實的形象,這一次《建軍大業(yè)》里的朱德可謂是智勇雙全,文能設(shè)下圈套,將國民黨守城將領(lǐng)集體灌醉,為南昌起義爭取寶貴的時間;武能征戰(zhàn)沙場,帶領(lǐng)三千名戰(zhàn)士在三河壩抵御國民黨的三萬大軍,為主力部隊撤退立下汗馬功勞。“電影里他當時是公安局長,我有想象他的角色和定位。可能在那個年齡,面對那樣一個動亂的大時代的時候,人一定是有一種在懸崖邊行走的感覺,所以我演繹得溫和一些,想讓他的形象更凝練一些。”

在三河壩戰(zhàn)役戰(zhàn)前動員這場重頭戲中,黃志忠獻上了一段時長120秒的慷慨激昂的演講。早前在讀劇本時,黃志忠便被這場戲所吸引,“這場戲不是真刀真槍面對面地打,更多的是和戰(zhàn)士間心和心之間的碰撞,傳遞出軍人的那種情懷,我覺得一定會非常好看。”實際拍攝時,黃志忠的表演震動人心,一番慷慨陳詞令現(xiàn)場200位群演不自覺地淌下熱淚。黃志忠也表示:“他們的反應(yīng)很真實也很直接,我也被他們的情感流露打動了。”

當朱德提出留下200人死守戰(zhàn)場時,很多將士主動請纓,選擇用自己的犧牲去換取革命的前途,這場戲也是全片最大的淚點。黃志忠至今還記得臺詞里的一段話:“我們今天的行動,就是為了給中國革命留下種子,這些被戰(zhàn)火洗禮過的靈魂,將同人民的命運融在一起,無上光榮。”他說,自己沒有別的技巧,就是用真情實感來演繹:“劇本寫得好,在實景拍攝當中,臺詞說到那兒,那種情緒就自然而然地來了。”

本報記者 李俐

相關(guān)文章